作为一名导游,手持导游证,带游客领略各地美景是我的职责所在。而在众多景点中,天津之眼一直以来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今天,就让我凭借导游证,为大家深入解读天津之眼背后的浪漫故事与建筑奇迹。
一、天津之眼的基本概况
天津之眼,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跨海河连接着河北区与红桥区。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摩天轮,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已然成为天津当之无愧的地标之一 。2010 年 12 月 10 日,天津之眼更是被评定为 “AAAA” 级景区,每年都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从远处眺望,摩天轮巨大的身躯矗立在海河之上,直径达 110 米,顶点高度为 120 米,相当于 35 层楼房的高度 。其外部装挂着 48 个 360 度透明座舱,每一个座舱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梦幻空间。每个座舱可容纳 8 个人,也就是说,天津之眼可同时供 384 个人进行观光 。当摩天轮缓缓转动,游客们便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空中之旅。一般情况下,摩天轮旋转一周需要 28 分钟 ,在这 28 分钟里,游客们可以尽情欣赏天津的城市风光。尤其是当摩天轮到达最高处时,那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油然而生,方圆 40 公里以内的景色尽收眼底 ,整个城市仿佛都在脚下,这种视觉上的震撼是难以言表的。
二、历史溯源
(一)建设背景
时间回溯到 2003 年以前,那时的天津海河沿岸工厂林立。工厂的肆意排放导致该流域水污染严重,原本清澈的海河变得浑浊不堪,散发着阵阵异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连接海河两岸的桥梁由于建造年代久远,桥面窄小,设计承载量有限,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车辆拥堵得水泄不通,喇叭声此起彼伏,交通状况令人堪忧,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出行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市决定对海河两岸及其桥梁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改造建设,天津之眼的诞生便提上了日程。
(二)规划历程
2002 年 10 月,一项旨在彻底改变海河面貌的计划正式启动。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海河两岸的环境整治、桥梁建设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摩天轮的设计初期,设计团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让新建的桥梁既能缓解交通压力,又能吸引游客前来游览。日本建筑师川口卫先生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新颖的设想,参考伦敦眼,将摩天轮架设在宽达 100 米的海河之上,与永乐桥巧妙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造型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它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还为天津打造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成为城市新的名片。
(三)建造过程
2003 年,永乐桥工程率先破土动工,拉开了天津之眼建设的序幕。2006 年,天津之眼摩天轮项目正式开启。建设过程中,工人们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天气状况以及超高的建筑难度等重重困难。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一步步克服了这些难题。2007 年 12 月 17 日,对于天津之眼项目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摩天轮完成了基础建设并且成功合拢 ,那一刻,整个城市都为之欢呼。2008 年 4 月 22 日,天津之眼摩天轮安装建设基本完成,座舱安装完毕,它的雏形已然展现在世人面前。同年 8 月,摩天轮顺利通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型式试验与设备监督检验验收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天津站经过了天津之眼,永乐桥也正式通车,标志着天津之眼项目全面竣工。2009 年 4 月 16 日,天津之眼摩天轮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它成为了天津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2022 年 10 月 30 日,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智能化、科技化建设,天津之眼暂时停止运营进行改造。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打磨,2023 年 4 月 20 日,改造后的天津之眼再次惊艳亮相,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
三、建筑特色
(一)设计理念
天津之眼的设计方案深受伦敦眼的启发,但又融入了天津独特的城市文化元素。它以尊重天津城市的历史为前提,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简洁流畅的线条设计,将现代化的科技文明与天津悠久的城市历史完美融合 。从远处看,摩天轮与永乐桥相得益彰,摩天轮巨大的轮盘仿佛一只天眼,静静地凝视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而永乐桥则像一条巨龙,横跨在海河之上,守护着两岸的人民。这种设计体现出天津这座城市 “开放与纳新” 的文化调性,既传承了历史,又拥抱了现代科技。
(二)建筑结构
- 塔架:天津之眼的塔架稳稳地架在子牙河的两岸,根部间距达到 125.4 米 。塔架肩负着承受轮盘传递的力与弯矩的重任,其构件采用箱型截面,这种截面形式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弯性能,能够确保塔架在各种恶劣条件下依然稳固。从正立面上看,塔架的塔腿和塔柱构成 120° 的夹角,在塔柱的顶部和塔腿的底部设置稳定索,这些稳定索就像一根根坚韧的琴弦,为整个塔架在平面内提供了稳定保障 ,使其能够抵御强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 轮箍:转动部分的轮箍直径达 110 米,采用三角形断面钢管桁架式结构,这种结构既保证了轮箍的强度,又减轻了自身重量。轮箍的外弦杆采用 2 根截面为 (457×30) 平方毫米的钢管,间距 3.1 米;内弦杆采用 1 根截面为 (530×30) 平方毫米的钢管 。轮箍与回转支承通过 48 根交替布置的径向索相连接,这些径向索如同轮箍的骨架,使其能够平稳地转动。同时,在轮箍上布置 16 条沿回转支承切向方向的切向索,它们的作用如同发动机,驱动着摩天轮缓缓转动 。轮箍通过回转支承支承于主轴之上,整个结构设计精妙,配合默契,确保了摩天轮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 主轴:从箱型截面的侧立面看,塔腿与塔柱的三肢构件在同一个与竖平面夹角为 9.624° 的倾斜空间平面内,主轴(塔柱顶端的横梁)沿着横桥向水平放置,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大的门式刚架 。主轴采用截面为 2800×60 平方毫米的钢管,如此巨大的钢管为摩天轮的运转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它就像人的脊梁一样,支撑着整个摩天轮的重量,使其能够平稳地转动。
- 摩天轮下方桥梁:永乐桥全长 600 米,桥宽 25 – 38 米,主桥全长 204 米,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桥为机动行驶车道,各种车辆在上面川流不息,承担着城市交通的重任;下层设有非机动车道、步行通道、摩天轮登仓站台、等候室、控制室和餐饮等游乐设施,桥建筑面积为 3600 平方米 。桥梁主体使用钢桁架梁结构,设置了四道纵向 “V” 形主桁架,主桁架的杆件采用箱型断面、全焊接 。这种结构形式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桁架之间使用纵、横梁连接,上层桥使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下层桥使用钢面板 。在上层桥的上、下行车道之间,特意空出了长 60 米、宽 4.4 米的空间,让摩天轮轿厢能够顺利通过 。这种将桥梁、摩天轮和商业设施巧妙建造在一起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成为天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细部特征
- 整体色彩:2023 年 4 月 20 日,改造后的天津之眼重新开放,轿厢依旧保持蓝红的经典配色风格,但在色彩上更加明亮鲜艳 。每一个轿厢的内部配色也别具一格,还特别设置了亲子卡通主题的轿厢,座椅的配色为绿色和橙色,充满了童趣。轿厢的顶层设有五彩氛围灯,当灯光亮起,整个轿厢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凸显出沉浸式体验感 ,让游客在乘坐过程中感受到无尽的浪漫与温馨。
- 轿厢:设计团队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主动平衡式摩天轮轿厢,成功应用在天津之眼上,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条件 。老轿厢整体为钢结构,当上升至 50 米以上时,轿厢内的设备信号就会减弱,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一定影响。而新的轿厢更换为轻型铝材质,有效解决了信号减弱的问题 。轿厢内还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设施,如无线遥控烟雾、火警报警系统、空调、全自动门和对讲系统等,全方位保障游客的安全 。此外,轿厢的内部结构和装饰设计出 “融 (现代简约
光华教育导游培训【高品质,好口碑导游证培训班】——国内权威导游培训基地,历时20年,毕业学员过万,连续10年通过率津门第一。
光华教育提供面授精品课程、户外实习课程、在线远程课程和俱乐部人脉构建四种学习方式。致力于为学员提供快乐高效、有价值的课程体验,注重对学员学习兴趣的培养,寓教于乐,集诱导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于一体。20年来,光华教育只做一件事,就是为旅游业输送高级专业人才!
天津光华教育有着业界一流的教学环境,有一批资深的讲师深入研究课程,并为各个主要培训课程研发出独家内部资料和视频,保证学员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光华教育还为学员提供代办考试报名的业务,考试前专门开设考前串讲押题,确保学员的高通过率。光华教育力求为学员打造职业教育一站式服务,考试没有通过也可以免费重修。
如果想考取导游证欢迎来天津光华教育,这里有专业的团队和老师,可以让你快速取得导游证,实操课,视频教学,一课一测这里都有,助力你轻松快乐一步拿证!
报名热线:15022510736(欢迎加微信咨询,有资料分享哦~),报名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百脑汇科技大厦1409室 ,报名时请您携带1张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2张一寸彩色证件照。